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悉尼中餐湘菜馆价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悉尼中餐湘菜馆价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天津狗不理包子为什么退市?一笼八个一百左右,很贵么?
火了100年的老字号狗不理包子,最近宣布退市了,5 月11 日起终止股票挂牌。
为啥慈禧太后代言的包子都不香了?
关于退市原因,狗不理在4月10日的公告中提到,“业务发展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需求,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以及当前实际经营状况,申请终止挂牌。”
其实,狗不理包子退市的原因,无非就是不再受大众欢迎了。
狗不理原名叫聚德号,当时因为包子店生意好,店老板经常忙的“不理人”,所以大家给店铺起了个外号“狗不理包子”。
有一次,袁世凯把“狗不理包子”进贡给慈禧太后,不料太后吃后赞不绝口,称其:“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由慈溪太后亲自“带货”的包子,岂能不火?
自此,狗不理包子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名震海外。
去吃狗不理包子,其实已经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狗不理当前的价格基本上是:
如今的“狗不理”包子,凭借历史名气,延续至今可谓是“贵气”十足,100元8个狗不理包子,走高端价位的噱头,然而已不是当年货真价实,而是徒有虚名。
一个肉包子,在咱普通老百姓心中,那是务实、接地气的,可以晨起的早餐,可以是饥肠辘辘时果腹的美味。 非要冠上奢侈品地位,想要高端那也得老百姓认可呀。
去过天津和北京的朋友,和我一样对“狗不理”包子都持差评意见。可能是我们南方人口味差异,也可能是对“狗不理”着实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纠结。
朋友死活要拉我再去吃“狗不理”包子,我死活不再上二次当。朋友们的好意我自然是心领的,他想的也是请我吃贵贵的最有名气特色吧。但美食可不是这么吃的,我直接拉他走街串巷吃美味小食,朋友说我鬼精灵、嘴巴歹毒。
说实话,狗不理包子除了名气,我真的不知道它有啥?它好吃在哪,百年老字号的精神,真的根植于心吗?如果没有,那就是一坨小肉泥外面裹层面粉疙瘩呗。
可能我这么说,会得罪很多天津的小伙伴,我完全没有想要诋毁的意思。而是我们很多各行各业的百年老字号,艰辛传承百来年,蓬勃朝气的市场和商业环境,怎么就“玩”成了一巨空壳。魂都哪去了?
“狗不理”包子是中华老字号之一,始创于公元1858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它为“天津三绝”之首。
最初它还只是个小作坊,相传于河北武清县里的一家普通包子铺。由于这家包子包子馅大皮又薄用料讲究,而且口味独特,所以很快就成为当地受欢迎的一家包子铺。
由于店铺的生意太好,所以包子铺的掌柜经常忙到没有时间招呼和照顾客人,因此就有了这么一个“不理人”的雅号。叫久了大家便调侃他,将这家包子铺改名就叫做“狗不理包子”得了,于是有了“狗不理”包子的美名。
清朝咸丰年间,袁世凯路过武清县,听说这个包子极为美味,于是回京时就带了几个包子去讨好慈禧太后。没想到慈禧老太太吃完之后,对这个包子赞赏有加;就这样,无意间慈禧成了“狗不理”包子的代言人,很快它的名声就传遍了全国,从此这狗不理包子就这样火了100多年。
同样是老子号的传统品牌,同仁堂、全聚德、茅台酒都在股市里翻云覆雨,天津狗不理包子却退市了……究其原因,大众化的产品却走了小众化的价格路线,定位错了。
狗不理本来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因为口味好,价格低,引得普通消费者蜂涌而至,店老板、店小二忙得没空理消费者才得名狗不理的。
狗不理包子在天津打响名声后,又被袁世凯献给慈禧太后,受到了太后老佛爷的赞赏,这下子名声更大。
狗不理出名后,继续秉持为老百姓服务的理念,继续走平民路线,因此依然受到老百姓的青睐,依然忙得“狗不理”。
但是狗不理为了上市,一开始的平民路线发生了改变,开始走高端路线,价格开始提起来了,一笼8个100元左右,平均每个包子十二、三元。
普通老百姓的早餐标准,一般就是5-20元左右。一碗豆浆,两根油条,不超过10元。在杭州,一碗拌面加一个煎蛋,也在10元以内。一碗片儿川也就在20元以内,再高一般就不去消费了。
狗不理一笼包子100多元,才8个,最多两人吃,每人消费五六十元,吃一顿两顿可以,让市民每天早上每人花五六十地吃早餐,大部分人不愿意的。普通市民三口之家一天的菜金也不会超过一百元的,一顿早餐就去掉一大半,还只是垫垫肚子而已……一般人不愿意的。
狗不理,本来是大众消费品,却走了小众的高端价格路线,价格上来了,消费量却下来了,减少的边际效益超过了涨价的收益,导致企业走下坡路。
归根到底,是定位错了!
涨价可以,得有涨价的理由,品质要和价格相配套。你把包子馅由普通的猪肉大葱换成熊掌、鱼翅等山珍海味,那么一百元一个包子也可以,也会有市场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悉尼中餐湘菜馆价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悉尼中餐湘菜馆价格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