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餐菜谱的做法步骤图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餐菜谱的做法步骤图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海和平饭店中餐菜谱?
和平饭店的中餐菜谱主要有:清炒虾仁 , 水晶河虾仁 , 香酥鸭 , 片皮鸭 , 松子桂鱼 , 蟹粉豆腐煲 , 本帮鳝丝 , 上海油爆虾 , 申城熏鲳鱼 , 上海特色海蜇头等等。
和平饭店百年五星级老饭店,北楼的龙凤厅中餐厅是吃饭赏景的好地方。作为闻名遐迩的沪上高档中餐厅,供应经典的上海菜。中餐厅位于酒店8楼,一览浦江美景,风光无限好,更是怀旧迷人的待客和商务交往场所。
中餐分菜的顺序和方法?
1. 按照菜品的咸淡程度来分别上菜,从淡到咸。例如,先上凉菜、蒸菜,然后再上炒菜、红烧菜等咸味菜品。
2. 按照菜品的口感和质地来分别上菜。例如,先上口感清脆的炒青菜、炒芥蓝等,然后再上口感柔软的肉类、海鲜等菜品。
3. 按照菜品的色泽来分别上菜。例如,先上色泽浅的凉菜、汤羹,然后再上色泽深的炖菜、卤菜等。
无论***取哪种分菜方式,上菜的顺序应当尽量避免让客人在同一时间同时吃到口感和味道相似的菜品,这样易影响菜品的品尝效果。此外,在上菜前应仔细检查每道菜品的加工和味道,确保菜品的新鲜和美味。
中西餐的区别有哪10种?
1、名称不同
3、中餐主要有八大菜系,西餐只有法餐、意餐、地中海风情等。
4、中餐的菜品大都是经烹炒后菜品的味型就决定了,而西餐是少司决定菜品的口味。
5、中餐的用餐方式与西餐也不同,西餐属于道式菜,开胃头盘、汤、主菜、甜品等。
6、中餐大都是圆桌,西餐是方桌或长条桌。
7、中餐习惯使用味精、色素、添加剂等,西餐从不用这些调味品。
8、中餐比较油腻,西餐很清淡少油。
9、西餐的主要味型是酸咸,而中餐味型很广,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10、中餐使用大火烹制,西餐火候较小。
成功的饭店,菜品占多少比例?
成功的餐饮,哟感觉菜品占比也就50%左右。因为一个饭店想做的很好,光靠菜品是完全不够的。还有服务,店面卫生,店面位置。以及细节上的点点滴滴。但是餐品质量又特别重要,因为顾客进店就是吃饭的。各自有各自存在的道理。少一样都不能成为优秀的店。
我认为,一个饭店不论大小,菜品占的比例只是运作中的一部分,要从菜品的品质,口味看了,一家饭店不光要菜品到位,环境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服务,必进餐饮业是服务行业,在好的环境,再好的菜品没有良好的服务,我相信生意不会好到哪里的,餐饮业就是服务得天下,苦练内功再加上好的环境,好的菜品赚钱是迟早的事[祈祷][祈祷][祈祷]
饭店想成功,菜品第一,位置第2,服务第3,这三样里菜品口味最主要,人类的嘴是最刁的,你的菜品口味有一点点不好都能被吃出来,只要口味好,其他的可以慢慢来,饭店刚开始的时候不要想着挣钱,只要不赔就行,先要积攒口碑和老客户。
说真的现在一般的饭店都不好干,挣大钱很难,大饭店投资大,中小饭店没有点竞争力没有点特色更难,满大街都是。
我个人推荐做小吃店,把一种特色小吃,做到极致,可以参考一些日本的一些百年老店,这种小吃店投资小利润高,
我现在做的是夜市小吃,生意还行,绝对比大部分小饭店挣钱
1.选址地理位置,决定流量和盈利
2.装修和环境,决定饭店的一个形象
3.卫生,食品安全卫生至关重要
4.菜品,最重要的口味,每一个饭店都要有主打的菜品
六七十年代,国营饭店一般都有哪些饭食?吃一顿要多少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周村(淄博市)的国营饭店一般有火烧、混沌、水饺、油饼、水煎火烧、馒头等。那时凡是面食另外要用粮票,比如水饺是比较好的面食,一斤水饺60个,1.3元一斤,要另外付一斤粮票,其它面食同样,一般一个人有半斤水饺量就够一顿饭,馒头是0.24元一斤,油条(麻花)0.6元一斤,混沌多以0.3元一碗,肉火烧0.6元一斤。那时面食的重量是以一斤面粉制成的熟食来计算的,比如一斤面粉制成馒头的重量大概是一斤四两,因此,购买到的是一斤四两重的馒头。常用面食水饺是价格比较高的一种,能够到国营饭店吃一顿水饺在那时就是比较奢侈的了!
那时饭店卖饭,面条,肉片汤豆腐汤之类,那时人很少上街,除了正事还要***,一顿饭,社员最多吃过几毛钱,差不多的人,一元两元,能报销的未超过五元的,那是特殊之人(公善之类)。
六七十年代我没下过饭店(当时称为“下馆子”)。就说说八十年代初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我一九八零年九月去县城念师范,每周六下午大扫除,周日放***一天。周日这天两顿饭。我每周日走着去城里午饭,也就是下馆子。当时没有个体小吃部,都是国营的饭店。我经常去的这个叫“东方红饭店”。
大米饭每斤0.25元,1斤粮票。有3两一晚的,有5两一碗的。3两的8分钱3两粮票,5两的1角3分钱半斤粮票。没有4两一碗的。我每次都是要一碗5两的,再来1角钱的炒菜,炒菜是干豆腐炒白菜片没有肉。也有2角钱一盘的菜,里面有肉,但我一次也没吃过。不管是1角还是2角的菜,都是事先已经炒好好[_a***_]一个大四方盘子里,服务员用铁勺子给盛一勺子。
当然也有现炒的炒菜,估计得5角以上到两元之间。因为我没吃过 现在也不记得到底多少钱 。记得外面摆着的 也有拼盘,是切开的咸鸡蛋。那个是2角还是5角现在记不清了 。
到了1983年夏天我们实习的时候,就已经有个体小吃部了。可以吃面条、饺子、米饭等。我为了省钱,天天中午吃的一种食物叫碗陀儿。是用荞麦面做的,形状就是一个碗,所以叫碗陀儿。店主把它切成小块儿 ,洒上蒜、酱油、醋。拌匀之后吃,一顿饭是2角。念书三年没有吃过一次饺子。吃过面条,是炸酱面,1毛5还是两毛记不清了 。
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
七十年代,北京的国营饭店挺多的。经常去南来顺吃饭,烧饼五分钱一个,油饼六分钱一个,豆腐脑八分钱一碗,豆浆二分钱一碗,红小豆枣粥三分钱一碗。吃个早点也就一毛多钱。素炒饼,两毛钱一大盘子,好吃又实惠。宣武老墙根有个饭馆,中午老在那吃麻酱面2毛钱4两面,蓝边碗,两小碗加点黄瓜丝。王府井百货大楼出南门,有个包子铺,3个包子三毛钱,小米粥二分钱一碗,咸菜不要钱,三毛二分钱吃一顿饭。东安市场出南门,小吃一大片,便宜又实惠。
百货大楼北面,有个馄饨侯,一大海碗的馄饨,一块五毛钱,5分钱一个烧饼,一顿饭吃得挺饱。有时候也光顾西单把角的庆丰包子铺。
我当知青时吃过。知青点在沅水河畔,利用地理优势大种蔬菜,瓜果。每月要上街掏大粪两次,划船去,四个人完成一船大粪任务,分到个人,每人挑六担就够了。
中午时分,进餐馆吃午饭,每人每天补助0.5元,四个人共计2元。点菜如下:
1.小莱两个0.2元,
3.红烧肉0.8元,
4.家常豆腐0.15元
5.三鲜汤0.4元
6.四人米饭0.2
吃饱喝足后,拉纤划船归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餐菜谱的做法步骤图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餐菜谱的做法步骤图解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