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餐都有哪些浓汤食材做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餐都有哪些浓汤食材做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餐文化一般几菜几汤?
中餐文化博大精深,花样百出。你问这个问题我就已川菜的一桌酒席为例,一般4-6个凉碟,头菜,中盘(一般为看盘可以有彩盘或雕刻),二汤(主汤一般用食材比较高档的),热菜8个(其中可以包含一份甜菜和一份蒸菜)素菜1-2份, 小吃两份, 尾汤一份 ,水果一份 。 要是传统的满汉全席那可就多了去了,手碟,凉碟,头菜,二汤,四红四白,等等说不完。
中西餐制汤工艺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文化来源不同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
2、侧重点不同
西餐是以肉蛋乳为主,以蔬菜水果和谷类为辅,而中餐则是以谷物、蔬菜为主,以肉蛋乳和水果为辅。因此,西餐无明显的主副食区别,而中餐则主副食界限分明。
3、共同点
都具有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
与中国饮食的重味相比较,西方饮食则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
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虽富含营养但却无“味”。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
成都豆豆汤做法
1、食材:耙豌豆适量、肥肠适量、筒骨适量、凤爪适量、小苏打适量、姜片适量、花椒适量。
2、大火煮沸水,倒入洗净冷冻过的干豌豆,加一点食用的小苏打,转中小火,慢煮2小时以上。
3、直至豌豆煮至酥软关火,在盆中放一个筲箕,内垫双层纱布,将煮好的耙豌豆舀入筲箕。
原料:豌豆1000 克鲜汤2.5升食用碱少许色拉油50 毫升猪油100克
制法:
1.豌豆用水浸泡一夜后,放入高压锅并加少许食用碱和清水(以淹没豌豆为宜),上火压30 分钟后,取出来即得到“ 豌豆”,然后将其压制成豆泥备用。
2.炒锅炙好后,下色拉油和猪油烧热,倒入豆泥先小火炒约5分钟,见豆泥翻沙时再掺入鲜汤,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15~20分钟,其间打去浮沫,熬至汤浓色黄时,滤去渣即得到豆汤
食材清单加入***购清单
猪大骨 、 豌豆 、 干花椒 、 干辣椒 、 老姜 、 橘皮 、 盐
步骤1
豌豆加水泡发、大概4小时、可以头天晚上泡着。
步骤2
大骨洗净、冷水下锅、加花椒、辣椒、姜
步骤3
大火烧开、拂去血沫、煮一会;加入豌豆、用高压锅压半小时、因为豌豆要高压锅才煮的得烂。
步骤4
气压下去了、就打开锅、将汤倒入砂锅里、加入橘皮开始煲汤,至少一小时吧。也可以不换锅、就用高压锅煮、但记得水加少一点。要吃前、加入少许盐调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餐都有哪些浓汤食材做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餐都有哪些浓汤食材做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